1. <video id="wuou4"><input id="wuou4"></input></video>
        <wbr id="wuou4"></wbr>
      <wbr id="wuou4"><ins id="wuou4"><tr id="wuou4"></tr></ins></wbr>

      <u id="wuou4"><sub id="wuou4"><input id="wuou4"></input></sub></u>
      <u id="wuou4"></u>

      人員查詢
      站內檢索: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王邊溪谷

    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?——關于陳玉東和他的藝術

      時間:2023-02-20 14:35:37  來源:邯鄲文化網  作者:楊 衛  瀏覽: 分享:

       

    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?

        

      ——關于陳玉東和他的藝術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文/楊 衛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在所謂后現代語境下,當代藝術的語言借鑒與挪用,幾乎已涉及到日常生活與歷史資源的方方面面。其中民間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元素,亦被藝術家所轉換,登上了當代藝術的大雅之堂。事實上,就中國當代藝術而言,對民間藝術的發現與挖掘,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傾向。比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藝術界興起的“貴州現象”,以及中央美院組建民間美術系等等,就都是從文化尋根的角度,挖掘民間民俗藝術的各種素材,來豐富當代藝術的語言形態。

       

      不過,因為八十年代的整體文化語境是追求西方現代性。所以,走民間藝術的文化尋根之路被西方啟蒙話語所屏蔽,也就成了隱而不顯的一股潛流。這種現象直到九十年代初,由于中國當代藝術被更大的國際舞臺所接納,才有所改觀。正是因為國際間的頻繁交往,打破了原先內部的啟蒙話語,使其不得不轉向外部直面文化身份的問題。 而中國的民間氏俗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樣式,正好可以通過轉換來表達不同于西方藝術的“異質性”。所以,自“玩世現實主義”和“艷俗藝術”在“圓明園畫家村”興起,將中國的民間民俗藝術轉化為當代藝術的中國方式,就成了一種文化主流,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進程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?——關于陳玉東和他的藝術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陳玉東早年也曾生活在圓明園,與“玩世現實主義”的代表藝術家方力鈞等人交往甚密。這種特殊的生活經歷與人際交往,使他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,較早地敏感到藝術史的潮流變化。我沒看過陳玉東早年的藝術創作,通過他后來的作品給我的印象,我猜想,圓明園時期應該是他風格轉型的一個重要關口。有道是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正是因為躋身于藝術潮流之中,與方力鈞等浪尖人物為伴,耳濡目染,陳玉東也深感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語言轉向,正在朝中國的民間俗藝術方向轉移。而這,恰恰也是陳玉東的特長。即作為一個紡織大學圖案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,陳玉東本還自謙離所謂純藝術有一段距離??伤囆g史潮流的本土民間民俗方式轉向,卻是時來運轉,撞到了他的槍口上,讓他的所學有了用武之地。所以,自此以后,陳玉東便定下了自己的創作基調,在民間方式的艷俗形態中發展出了一種自己的當代藝術語言。

       

    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?——關于陳玉東和他的藝術    

       

      其實,只要我們細心觀看陳玉東的作品,便能發現其中有著很強的圖案設計意味。就像他筆下的花朵、樹葉,以及人形符號等等,均脫離了寫實的內涵,而變成了圖案造型的紋飾一樣。這種線描加平涂的方式,正是中國的民間藝術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的一種紋飾紋樣;而大紅大綠的色彩構成,更是對歡天喜地的心理寄托。陳玉東涉足圖案設計多年,對此諳熟于心,創作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。不過,這并非我關心的問題,我所關心的還是陳玉東這樣來創作作品的意義。即這種圖案化的處理,以中國的民間民俗藝術語匯為胎盤,在今天的當代藝術情境下孵化出了什么樣的藝術成果。

       

      前面我已經說了,無論是“玩世”還是“艷俗”,都是由全球化語境催生的一種自我文化回眸,其批判性早已不言而喻。然而,也正是因為后來夸大了其調侃、反諷的語義,使其演變成一種意識形態的藝術,結果卻是厚此薄彼,逐漸失去了文化尋根的內涵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“玩世”和“艷俗”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還有很大的文化余地可以開采。陳玉東很清晰地看到了這點,作為后續的開采者,他將政治性的話語剝離出自己的藝術創作,以中國的民俗藝術為語匯,既是對“玩世”和“艷俗”等藝術形態的疏遠,也是對全球化時代有關文化身份問題的回應。而他畫面中反復植入的一些破壞性元素,如不規則的漢字,線形纏繞的人物符號等等,則反映出他的一種生存情緒。其現實的對應,正是陳玉東的藝術沒有落入概念的巢穴,還能激起我們對生命聯想的根本原因。

       

    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?——關于陳玉東和他的藝術    

       

      作者:楊衛,著名藝術批評家、策展人。專業為中國現當代藝術、視覺心理學、藝術批評與策劃。多所大學客座教授,碩士研究生導師。

       

       凡注明來源邯鄲文化網的文章,屬邯鄲文化網原創

      請尊重作者,轉載注明作者、文章出處

       


      (更多好文 請加小編微信h3115855)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      用戶名: 密碼:
      驗證碼: 匿名發表
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身在敵營 功于人民
      身在敵營 功于人民
      清明古詩詞二首
      清明古詩詞二首
      北朝時期的北賈璧青瓷窯、臨水青瓷窯
      北朝時期的北賈璧青瓷
      邯鄲市博物館的寶貝
      邯鄲市博物館的寶貝
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  無相關信息
      欄目更新
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Copyright (C) 2003-2018「邯鄲文化網」版權所有 
      聯系電話:0310-3115600   郵箱:3513152325@qq.com
      冀ICP備18017602號-1    
      國家版權局軟著登字第3269884號
     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編號:1*0*082021008
     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:1*0*082021003

     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24號

     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
      1. <video id="wuou4"><input id="wuou4"></input></video>
          <wbr id="wuou4"></wbr>
        <wbr id="wuou4"><ins id="wuou4"><tr id="wuou4"></tr></ins></wbr>

        <u id="wuou4"><sub id="wuou4"><input id="wuou4"></input></sub></u>
        <u id="wuou4"></u>